粵海投資(270)在周一公佈全年業績,收入按年增4%,達241億元人民幣,但全年盈利只有31.2億元,按年下跌34.5%,末期息派0.1233港元,全年派0.3104元,按年減少49.4%。由於公司早在1月時發盈警,當時提及盈利會倒退35%,跟現時的34.5%極之接近,所以有理由相信,股價反應咁大,全因派息被大幅削減所致。
如戰友有細心留意,會發現收入按年有增幅,但盈利卻下跌34.5%,所以本業「東江水」應沒太大問題,業績內披露,過去三年的供水價是按年遞增,所以這部分係穩如泰山,但最大的問題是,大家對粵海投資的認識都只是東江水,但其實公司仍有不少其他業務,而這個年度正是其他業務出現了大問題,所以令業績嚴重走樣。
粵海置地(124)是內房發展商之一,粵海投資現時持有約74%股權,雖然粵海置地規模較細,但以往在好景時仍會為粵海投資帶來不錯的現金流,粵海置地去年虧損24億港元,母公司自然要分擔一點虧損。從圖二的分部業績可看到,東江水收入約154億港元,盈利約55.9億元,跟2022年相若,但物業投資就由2022年賺21.5億元,變成虧損8.6億元,這一來一回已經是30億,亦是粵海投資的盈利倒退的主因。其他業務如百貨、發電、酒店及公路等等的業務,合共的貢獻正是物業投資虧損的錢,而綜合所有業務後,公司營運盈利的數字,跟東江水差不多,換言之整間公司只靠東江水撐住,才有現在的所謂高息。
既然早前盈警講明今年盈利會跌35%,最終係34.5%,點解會咁大反應呢,當中很大原因是派息比率由早三年的約85%,減至今年的65%。中期業績時,管理層沒為大家預告今年會削派息,亦令大家措手不及,中期盈利有25億,其實已按年下跌14%,但中期息仍維持0.1871元,給市場的錯覺是,公司整體業務尚可,其他業務頂得住內房虧損,大家便憧憬全年仍可派高息,及至1月發盈警,盈利將會跌35%,市場也只是預計你按幅度減派息,但最終是盈利跌34.5%,派息卻削半,所以股價才急跌18%。
近周不少公司因削派息而遭市場洗倉,當中最不值得可憐的,可算是粵海投資,即係派息的下跌幅度比盈利下跌的幅度還大,講白啲就是派息比率下降。東方海外(316)盈利跌86%,但派息比率由30%增至50%,傳媒卻用大幅削減派息作為東方海外死因,其實有點不公,正確啲講應是市場預料不到你條數咁差而已,派息已經是盡派了。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長實(1113)身上,收入跌16%,盈利跌兩成,但Victor只是維持派息比率在42%,只能說派息按業績而上落,並沒太大不妥。
跟他們相比,粵海投資是否唔抵可憐呢,股價今日大瀉後,股息率有8.1%,匯豐都有接近8%,誰更值博大家應該很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