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港股又再大跌時,其實前晚是盤算著什麼時間可以開始大注增持,也參考了過去幾年恒指一些數據。
過去幾年恒指表現:
2023年: -13.8% (-2734點),最多曾跌3800點或19.2%;
2022年: -15.5% (-3616點),最多曾跌8800點或37.6%;
2021年: -14.1% (-3833點),最多曾跌4500點或16.5%;
2020年: -3.4% (-965點),最多曾跌7000點或24.8%;
2019年: +9% (+2323點),最多曾跌900點或3.5%。
過去數年港股多災多難,從社會運動、疫情初起,然後是封關、清零,到俄烏戰事、地緣政治緊張及美國高通脹下的瘋狂加息,港股最差的2022年,最多跌37.6%,那麼今年會否差到2022年的地步?
假設今年恒指再跌:
跌15%,恒指見14500點,比起前天收市只有約500點下跌空間;
跌20%,見13600,比起前天收市有大約1400點下跌空間;
跌25%,見12800,比起前天收市有大約2200點下跌空間;
跌30%,見11900, 比起前天收市有大約3000點下跌空間。
過去四年恒指複合年均跌幅約12%,已充份反映了很多利淡因素。我自己覺得今年就算再跌,亦不會跌超過20%,故此假設恒指昨天沒有利好消息,本周恒指下見14500點的話,應該已具備撈底值博率,即使撈底後再跌多1000點,亦是可承受的風險。
另外,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雖然歐美資金持續沽貨減持,但當港股估值跌到夠低,亦吸引到一些外資增持? 前天收市後,我看股權披露,難得地看到數間外資基金分別披露在大跌市期間增持了2319、3983、303,2688,2359,6865,是近期比較罕見的情況,正是我日前文章所說:
中港股市持續的下跌,令到風險回報比越來越吸引,我相信遲早會有一些願意承受風險、追求高回報的歐美資金回流。
這是我前天深夜下了頗多買盤準備接貨的想法,可惜的是突然殺出的利好傳聞,導致港股顯著反彈,我大手增持的計劃暫時無法實現,唯有繼續等候機會。市場目前信心仍然非常薄弱,如果利好傳聞短期沒有落實的話,恒指在反彈過後,下周或許又再下試低位。